网站公告: 星空体育网页版登录入口_登录入口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咨询热线

400-123-4567

THE LATEST ACTIVITY

| 最新活动 |

星空体育网页版登录入口_登录入口_电单车禁止上路!东莞电单车短命的一生

时间:2024-08-29 20:02:56
  

步入早秋,东莞掀起一股“禁电”、“治摩”风暴。本月15日起,电单车禁止上路;下月1日起,摩的禁止载客,并开始分区域、分时段、分阶段限制摩托车通行。电单车、摩的正在消逝,东莞曾号称“摩托上的城市”,摩托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对不起,从今天起东莞市已经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了,您没有听说吗?”8月15日上午11时30分许,在东城中路的一个交警执勤点上,一名交警拦住一位骑电动自行车的新莞人。在执勤交警拦住的七八辆电动自行车中,有些车主表示没有听说过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事,有些车主则实话实说,“没有想到交警会查得这么严”。但结果都一样,执勤交警递上一份“禁电”的宣传单张后,要求电动车主把电源拆下,当自行车骑走。

2007年8月15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准,东莞市政府决定从这一天开始不准电动自行车上路。这是继去年9月1日禁止异地摩托车上路后,东莞为整治社会治安、提升城市形象的又一举措。这种现在流行于全国其他部分城市的交通工具,在9月1日东莞分时段分区域限制本地摩托车上路之前,开始渐行渐远,提前淡出东莞市民的视野。

出生:营养不良

“东莞的电动自行车大约在4年前开始出现,但一直数量很少,只能在街头零零散散地偶尔看到。”东莞市交警支队一名老交警介绍:“主要是东莞的摩托车太多了,本地的、外地的,还有无牌无照的,假牌假照的。”电动自行车尽管比摩托车便宜、不用烧汽油,但在前几年的东莞,还是没有多大发展空间。

东莞的人口结构不同于广州和深圳。稍微了解东莞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东莞是靠早期的三来一补企业和加工企业起家的,至今东莞的企业结构依然是以密集劳动性企业为主,这就决定了东莞千万人口中,绝大多数都是工厂的打工一族。

“他们平时基本上都在工厂上班、加班,基本上吃饭住宿都在工厂,只有在下班或者周末的时候才会到各镇的中心区域转转。”东莞市交警支队一位交警介绍,数量众多的工厂员工的出行方式,给摩托车载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也是六七年前摩托车载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原因。

据厚街治摩办主任介绍,随着人口增加,治安压力增大,尤其是路面“双抢”案件的多发,大约在五六年前,在各镇交通和交警部门默许下,许多村委会发展本地摩托车载客车主成为“义务治安队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摩托车载客的发展,本地的、外地的摩托车都大量出现从事载客行业。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公交车还是电动自行车的发展空间都受到了一定限制。

疯长:缘于治摩

“电动自行车真正大量出现在东莞街头,是在去年禁止外地摩托车上路之后。”8月12日,在厚街、东城、莞城,许多电动自行车经销商对电动自行车的兴起都有一致的看法。尽管在去年治摩之前,东莞要禁止电动自行车的传说就有很多,但是不少打工者在禁止了外地摩托车后,为解决出行的难题,还是选择了购买电动自行车。

“我买了电动自行车才4个多月,现在东莞就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8月13日上午,南城鸿福路与莞太大道交叉路口,23岁的业务员王勇发出这样的感慨,“尽管听说电动自行车可以拆下电源当自行车骑,但是电动自行车的设计和自行车不一样,骑起来很费劲啊。”

同样,东莞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通告也让电动自行车经销商们始料不及。东城区东纵路的航海车行并不是吴老板的惟一店面,3年前,他就和朋友在万江开了第一家电动自行车店,一年多之前又在东纵路开出连锁分店。“刚开始卖电动自行车的时候,电动自行车还没有多大市场,生意不温不火。”吴老板说,“2006年9月份的治摩让电动自行车‘火’了一把,每天的销量也达到这3年以来的顶峰。基本上东城、万江的店里有多少台车就能卖多少,经常断货,一天卖个30多辆也不是问题。到了2006年底,销量便稳定在每天10辆左右。”

今年的治摩行动曾让吴老板和众多同行对电动自行车今年的销量有所期待,“我们还盼着,今年9月,生意会和去年这时候一样红火。”但是今年的“禁电”通告让他们感到有些猝不及防,“报纸上一登出来‘禁电’的消息,生意便彻底归零。”原本被吴老板认为会在今年治摩后继续畅行于东莞一段时日的电动自行车,最终要比本地摩托车先行禁令,而且是全时段全路段全面禁止上路。对于电动自行车在东莞出现、兴盛到如今衰亡的命途起伏,他说:“真可谓是兴也治摩,衰也治摩。”

随着东莞市去年禁止外地摩托车上路,东莞的电动自行车在各镇街都一下子多了起来。不仅许多工厂员工购买了电动自行车,甚至出现了用电动自行车载客的现象。许多以搭客为生的外地摩托车司机是这种新兴“电的”的发明人和效仿者。

8月12日,厚街镇华润超级市场门口。

走在厚街街头,在人流密集处的莞太路沿线,很容易发现“电的”司机的身影。电动自行车的后座被加装上一个可以让乘坐更舒适的椅垫和脚蹬,这几乎可以成为厚街“电的”司机的标志。在搭乘一辆“电的”的过程中,22岁的“电的”司机小王说,他所知道的“电的”司机全是外地人,以河南、湖北、湖南、贵州等地的居多,“估计有几千人吧”。

“前面汽车站那边交警和交通协管员抓得紧,抓住就要扣车。”小王皱着眉头,解释没敢把记者拉到约定地点厚街汽车站的原因。在等待搭车费的过程中,一聊起今年的“禁电”通告,他手里攥着5元车费,看着自己的电动自行车,脸上露出忧虑的神色。

这辆电动自行车是小王3个月之前买的,那时他刚从厚街一家工厂辞职,买车花费了1800多元钱,相当于在厂里打工时两三个月的工资。“我本来以为,治摩了,电动自行车拉客的生意会很好,没想到,电动自行车却比摩的禁得还早。”

死刑:“突然”宣布

不少人的生活因此改变

7月29日,东莞正式下发的一纸“禁电”通知和大街小巷里的“禁电”条幅让他感到不知所措,“以前拉个客人坐在车后,遇到检查还能说是亲戚朋友,现在只要被抓,就要扣车。”他算了一笔账,自己每天早上6点就出门拉客,直到晚上10点多才能回到与女友租住的小屋休息,一天也不过几十块钱的净利,“‘禁电’之后,不知道还能不能做这一行了!”

那几天,和厚街许多“电的”司机一样,小王正在考虑另谋出路,他和女朋友准备重新回到工厂做工,“不过打工的日子很苦,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坚持得下去。实在不行,就把这部车带着,回到河南安阳老家去。”小王说。

“禁电”对不少普通市民来说,同样意味着生活方式,甚至是谋生方式的改变。据东莞市治摩办分析,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者绝大多数都是新莞人。“禁电”后,许多原来骑电动自行车的新莞人都要改变自己的出行习惯:公交车或者自行车。

杨先生是厚街一家工厂的文员,由于家住得离工厂比较远,他笑称自己几年来一直以“骑驴”代步,“只是这‘驴’隔一两年就得更新换代。”8月12日上午,在厚街镇一家自行车行里,他试骑着价值350多元的自行车,脸上依然挂着笑,“踩回自行车去。每天锻炼一下,也挺好的。”

杨先生说,2006年9月份之前,他驾驶一辆外地牌照的摩托车,东莞全面禁止非粤S牌照的摩托车上路后,他很快换了一辆电动自行车,而如今,“电驴”骑了不足一年,“禁电”让他买一辆自行车代步。

转卖自行车的店主尹女士却没有杨先生那般释怀,在她那间在厚街已营业一年多的电动自行车店里,虽然多数已经换成自行车,但仍然有近10部电动自行车孤零零地坚守在店里的角落。对她来说,“踩回自行车去”,可没那么容易。

“禁电”通告发出后,尹女士原来完全出售电动自行车的店铺霎时没有了生意,她只得一边联系厂家退货,一边调钱购自行车经营,以减少损失。一周下来,自行车销量也只是一般。“再看看吧!”谈到店铺的未来,她叹了口气说,“试营一段日子的自行车,实在不行,也只能关门大吉。”

还有一部分人因“禁电”而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谋生方式转变。8月13日,在莞城文化广场、南城步行街、东城彩怡百货等地的街头可以看到,电动自行车主的大军中,使用其送水、送报刊、送快递、送外卖及进货送货的居多,其所运物品往往价值比较低,运输频次要求大,路途远,运输规模较小。

南城塘贝市场一家兼营印刷及小饰品加工的档位老板,这几天就因“禁电”之后如何送货、进货而发愁。他的客户及货源散布城区的东城、南城、万江及厚街等镇区,一纸箱的印刷品常有十几二十斤重,“踩自行车根本运不了的。”对他来说,公交、出租车也不是可以接受的选择,“出租车太贵,运一次货下来,除开车费就几乎没有利润了。公交车等的时间比较长,上下车还要走老远,不方便运太多货物。”他算了算,自家的两台电动自行车一个月的开销仅仅100多元,从南城开到厚街来去只要一个多小时,“而换坐公交,不仅一个月车费就要400多元,就连送货时间也要3个小时左右。”而买一辆汽车,哪怕是一两万元的经济型汽车,对他来说也是不可想象的。“这样下去,我这小本生意没法做了!”

厚街一家大型加工工厂的员工老李告诉记者,由于“禁电”后,其进货源头的许多小工厂难以远途送货,该厂的近10家原料供应厂之中,有3家已经与其终止了合作,他说:“‘禁电’对小作坊式生产的小工厂影响很大。”

要否禁电曾有激烈争论

一面是“禁电”引起的部分市民的无奈叹息,另一面,“禁电”也为许多市民支持。当然,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不是电动自行车主,“治安”、“安全”是他们支持“禁电”的最大理由。

“没经历过东莞治安之乱的人,无法体会到‘禁摩’为这座城市带来的安全感的提升。”家住莞城的新莞人袁小姐说,10年前,她从江西老家来到东莞打拼,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就遭遇了4次飞车抢劫。去年的“禁摩”让她开始感到走在路上有了安全感,“至少再拎个女装包出门,也不用那么提心吊胆了。”她认为,如果不“禁电”,那么就算成功“禁摩”,一些不法分子还是会用改装的电动自行车取摩托车而代之,

作为新的犯罪工具,“只有把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一起禁了,才可以将东莞这点来之不易的安全感稳固、深化下去。毕竟,生活在这座城市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不少人对“‘禁摩’后电动自行车会成为飞车抢劫新工具”这一观点持反对意见。“电动自行车使用的是电池,速度最多也只能达到30公里/小时。如果用电动自行车来飞车抢劫,事主跑步都能把劫匪逮住。”航海车行的吴老板这样反驳。他认为,电动自行车廉价、没有尾气排放,噪音小,电池可以完全回收,“绝对是便捷的代步工具,在东莞这样一个拥有大量流动人口的城市,电动自行车就是平民的‘奔驰’!”

其实,关于东莞是否应该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争论早在去年就曾有过。2006年5月23日上午,东莞市政府在政府办公楼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单位代表、市民代表和外来务工人员代表参加了东莞市电动自行车上路问题征求意见座谈会。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在反对超标电动自行车登记上路的问题上意见基本一致,但在对电动自行车是否要禁止的问题上,代表们基本上分成了人数对等的两派。

主禁方认为:要电动车还是要命?电动自行车上路管理无法可依,东莞市没有电动自行车上路的规划。电动自行车在机动车道走,不及机动车快,影响了交通;电动自行车上路如果不用年审,对机动车不公平;机动车买保险,电动自行车不买,但其风险又是不可轻视的。东莞现在已经治摩,如果电动自行车上路,前面的工作就前功尽弃,说不定过几年又要禁电动自行车了。发展电动自行车,不如发展公交更实惠。电动自行车上路的高事故、高死亡与《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背道而驰。

而主放方则认为东莞毕竟是外来人口很多的城市,电动自行车关系着广大外来工的切身利益。不符合标准的的电动自行车要严格禁止,但是要考虑广大市民的出行需要,绝对不能以牺牲广大市民的利益来满足开小车的人的利益。此外,摩托车不能上路,小轿车买不起,出租车坐不起,公交车转车不方便。如果电动车不能上路的话,那么自行车也就不要上路了。这是管理的问题。电动车应该上路。上路后,可以采取一定的办法,可以年审等,不能一禁了之。

禁电决定出台程序颇多

“禁电”引发的争议还远不仅于此,电动自行车的尴尬身份成为焦点问题之一。按照机动车分类,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但其速度可达20公里/小时甚至更高,又使得它在速度上跻身机动车的行伍。较轻的车身重量和不够灵敏的操控性能让电动自行车安全性脆弱,在机动车的车水马龙中,它往往不堪一击。东莞“治摩办”的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9月1日到今年7月16日,东莞共发生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448宗,死亡人数同比增加了7.5倍。

东莞市治摩办认为,东莞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和去年禁止异地摩托车上路,以及和今年分区域分时段限制本地摩托车上路一样,可以改变“到处都是摩托车”,“骑在摩托车上的城市”的城市形象。东莞禁止电动自行车可以提升东莞的城市形象,有效帮助东莞的城市升级,并能够促使东莞的城市管理上一个新的台阶。

去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能否登记上路,由各市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关的政策。据介绍,东莞市确定电动自行车能否上路的一般程序为:相关职能部门调查后,结合东莞实际情况,向市政府递交相关报告→市法制局对此报告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征求广大市民对此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向市政府递交意见报告→市政府参照市民意见和政府职能部门意见,来决定是否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上报省政府批准→市政府发文,公告决定是否允许电动自行车上路。

尽管从去年9月前后,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在多次督导禁止异地摩托车行动过程中,反复通过媒体向社会表态:东莞一定要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但在现实的出行需要面前,还是有许多新莞人购买了电动自行车,在街头逐渐出现了电动自行车大量涌上街头的现象,甚至有取代异地摩托车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今年7月28日东莞市治摩办通报:东莞市政府曾根据实际情况,围绕是否准予电动自行车登记上路行驶的问题,通过网络、电话、信函以及发放万份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随后,市政府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不准予电动自行车登记上路行驶的意见,并将此意见上报省政府。

近期,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东莞市政府,同意东莞市在全市范围内对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不准上路行驶。2007年7月28日,经过东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讨论通过,东莞市政府发布今年86号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的有关规定,经公开征求意见,并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自2007年8月15日起,在东莞市行政区域内对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除外)不予登记、不准上路行驶。

葬礼:平静有序

8月20日上午,在南城胜和村,送水工小吴已经开始骑着绿色的加重自行车送水了,尽管自行车的后座加装了特制的装水桶的铁筐,“比往常骑摩托车的时候少装了2桶,现在一次只能送3桶水,增加了送水的趟数。”

过去骑电动自行车的许多市民已经购买了自行车,开始回归到自行车时代,不少餐厅已经将外卖车从电动自行车全部换成了自行车,一些快递工也接受了“禁电”的事实。8月16日下午,一位送快递的员工说:“以前也是骑自行车来送的,买电动自行车只是为了方便、省力一点,现在再去骑自行车,也没什么太大问题。”

如今,走在东莞城区的街头,随处可以看到人们骑行在自行车上的身影。一些年轻人骑着车轮只有脸盆大小的折叠自行车,矮矮的后座上,站上一位双手扶住骑车者肩膀的同伴。踩在自行车上或忙碌、或悠闲、或辛苦、或怡然的人们,将构成后电动自行车时代的一道新风景。不少路段上,人行道拓建自行车道的工程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曾经骑在摩托、电动自行车上的东莞追梦人们,将踩在自行车上继续演绎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追求和激情。

但是正如厚街一些“电的”司机拥有的观望心理一样,在大多数市民更换自己的“座骑”时,也有一些市民对东莞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远景心存侥幸。南城塘贝市场的一位店主说,相比上千元的生意,冒险被罚款50元也“在所不惜”,“实在不行我就躲着交警偷偷骑,他们下班我开工。”他甚至想出了更妙的招数,“遇到有人在路上检查的,就立马把电池拆下装进送货的箱子里驮着走。”他相信,如此“变形”,可保证电动自行车继续畅行。某纯净水公司的业务员小宋说,该公司的业务员几乎全部靠骑电动自行车见客户、谈业务,从8月起为每位业务员增发了500元每月的“罚款准备金”,“一个月最多可以被罚10次。”

更多的人来不及思考与分析,他们安分地默默接受“禁电”的事实。

曾经短暂深入城市生活的电动自行车正被这座城市的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挥手告别,东莞城市发展的历史正在轻轻地翻过一页。一位东莞市民在网上发表评论感叹,“禁电”只是东莞这座飞速发展的城市又脱下了一件昔日的旧外衣,新旧更迭的变化会让其感到短暂的不适应,但依然挡不住去旧换新的脚步。或许,在弃旧换新后做好善后能减轻其所带来的阵痛。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99号   电话:400-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24 星空体育网页版登录入口_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皖ICP备15025261号